2)第三十一章 八百里加急_反清复明:从召唤火凤凰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器。士兵畏战死伤数百人,溃兵。臣以着督营,水师提督衙门,并江宁将军,句容,溧阳,高淳各县绿营兵马围剿。臣高晋请奏。”

  乾隆又打开江苏巡抚明德的急报奏折,内容也都差不多。

  不过其中详细罗列了沈家的一些事情。

  乾隆阅罢。

  原本满心欢喜听朝政的心思,都变得无比难受:“好了好了。朕,今日听政到此。”

  乾隆说完又道:“着军机处到养心殿议事。”

  “奴才遵旨。”

  在场的官员看到乾隆突然离开,知道发生了不得的事情。相视一眼。

  “臣等告退!”

  不久。

  养心殿内。

  傅恒(军机处领班大臣),太保、保和殿大学士、一等忠勇公。

  尹继善(军机大臣)太子太保、文华殿大学士。

  刘统勋(军机大臣),太子太傅、东阁大学士。

  阿里衮(军机大臣),太子太保、协办大学士、户部尚书。

  于敏中(军机大臣),户部尚书。

  福隆安(军机大臣),以兵部尚书在军机处学习行走。

  军机处几人站在乾隆面前。

  “不知陛下召我等有何事?”傅恒,这位清朝外戚,大清名臣躬身问道。

  乾隆指了指桌上的八百里加急:“这是,高晋,明德还有粘杆侍卫送来的急报。你们都看看吧。”

  太监得令,将几封急报拿了下去。

  众人传阅,送还书信后。

  乾隆才问道:“你们怎么看?”

  “这沈烜小小年纪,便知兵事,还能指挥妖兵,定然是早就勾结乱党邪教。否则不可能击败千人之多的绿营兵马。此时溧水知县,里甲,保长等人有不可推卸责任,说不定也是参与者。”

  “圣上,既然高晋,明德已和嵩椿合并围剿那沈烜,此事,军机处已无需插手。”

  “臣等也是如此想法。”

  乾隆刚才看信的时候也是这样想,可忽然生出一个念头:要是高晋三人出兵失败了,怎么办?

  于是问道:“你们认为,此次两江总督合力出兵,把握有几成?”

  “臣认为有十足把握。”傅恒说道。

  “臣附议!”

  “臣也附议!”

  “给朕说说。”

  乾隆其实心里也有底,不过作为王朝统治者,他在这种时候,往往会假装糊涂。

  “回陛下。这沈烜虽说富甲一方,父辈就有造反之心。但毕竟人数不会太多。军械等东西也缺乏。况且江南水乡,富庶天下。人人都吃得饱,谁有心思去造反。那沈烜就算一时得胜,对我大清来说。终究不过疥癣之疾也!如今,那西南土司才是不得不防啊!”

  听着傅恒的话,乾隆感觉很对胃口,阴晴不定的脸上稍微缓和了一丝:“传朕旨意。命江宁将军嵩椿,两江总督高晋,江苏巡抚明德简水师提督衙门,合并剿灭此贼,一干人等拿下问罪。”

  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  “你们都散了吧。”虽然事情在他看来,并不大,但是心里总感觉隐隐不对。乾隆起身准备走走,放松放松心情。

  傅恒,尹继善,刘统勋,阿里衮,于敏中,福隆安几人回到军机处。

  随便商量了几句,就下达了乾陵的口谕。

  大家都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。

  然而,他们不知道的是,不止是江宁府、苏州府。甚至水师提督衙门都坐不住了。

  嵩椿的一千战兵被打残,先锋官被击杀。逃回去的只有二百人不到。

 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,大军居然是在驿站被击杀。

  连对方敌人有多少都不知道。

  其余四路人马,至今没有传来消息,想必也是凶多吉少。

  高晋现年已经六十一岁,他不想在自己职业生涯后期,有这个污点。

  可没想到对方恐怖如此。

  “总督大人,急报!”

  “快宣!”

  一个传令官快步走进衙门,跪下:“奴才叩见总督大人。”

  “免了。何事?”高晋问道。

  “启禀总督大人。句容县全县投降,城头已然插上明军大旗。”

  “啊!”高晋感觉一阵头晕险些摔倒在地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17sb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