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23章 惊疑与屠杀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423章惊疑与屠杀

  带着参谋们的意见,皇帝大摇大摆的来到前敌元帅府,气定神闲道:

  “战局僵持,李经武上书,多方战败,底层兵卒畏敌如虎,士气大跌,言语再继续下去,恐怕大军会不战而溃。”

  对此,赵舒向前一步,赞同道:“陛下,淮北诸军,多来自于江北四镇,虽说淘汰了老弱,但到底不是多年的元从之军。”

  皇帝点点头。

  从大散关开始洗脑,三四年的时间,京营及麾下的兵卒,意志比其他军队强太多。

  显然,在制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,大家还是有点纸上谈兵,忽略了兵源的不同,士气的原因。

  毕竟比不上后世的钢铁强军,能转退两万多里,如今的军队退个几百里而不溃,已然算是了得。

  “不过,按照既定方略,消磨建奴士气,物资,锐气后,才可战之,如今怕还不是时候。”

  吕大器抬头,露出几分反对。

  此话也有道理,从淮安到扬州,还有三百多里,再坚持坚持,多消磨一分,也多一分胜算。

  而且还有一点没说,江北四镇的所谓精锐,朝廷重臣们也根本看不上眼。

  桀骜,不听话,军纪不行等问题,军法司早就一五一十地倾诉过。

  几个月短短的时间,显然还没安全驯服这些人,即使混杂了四川、湖北的兵马。

  所以,即使失去了这些兵马,在座的各位也不心疼。

  皇帝摆摆手,露出一副认真的神情:“想必满清停留山阳多日,也颇为疑惑。”

  “朕也百般思虑,想着两种可能。”

  “要么是满清的后勤不足,以至于士气疲倦,攻势锐减,要么是其另行阴谋,准备一举建功,突袭扬州。”

  哗啦——

  听到最后,众人心头一惊,慌忙地站起,脸色难看。

  “对于满清辎重之事,我会让人多方打探,寻求真切。”

  赵舒忙开口道:“至于突袭扬州,扬州——”

  他抬头,望着皇帝那白皙的脸蛋,大红色的龙袍,凝重道:

  “陛下之安危,涉及江山社稷,不可不察,任何细微的可能,都要考虑周全。”

  “毕竟,建奴胆大妄为,恐怕真的会行此险事。”

  “陛下,京营松散于扬州四门外,守城倒是无碍,但运河上颇多船只,一但被夺后果不堪设想……”

  吕大器也一眼看出了薄弱处,或者说是要命处。

  无论如何,都要保证皇帝的安危。

  只要皇帝被围,运河沿岸的堡垒兵卒必定会南下勤王,从而造成门洞大开的局面。

  所以,扬州的安危并不重要,只要皇帝能够及时的逃出扬州,而逃出的关键在于船只。

  “去安排吧!”

  忧虑了一下,不过在面对赵舒等人那祈求又不可置疑的严肃神情中,皇帝还是面试应下。

  “运河两岸,扬州城东,城西,须着重关注。”

  赵舒抬头,建议道:“另外

  请收藏:https://m.17sb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