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01章 变化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营当个军官。

  对于读书不精,练武无力的普通人来说,这是他们能够巴望的最佳途径。

  一旦成了乡长或者军官,不但能够吃上皇粮,光宗耀祖,更是能改换门庭,培养出读书人来,使得家庭和家族大兴。

  这样的名额,谁都想要。

  省里对比各县的赋税,诉讼,文教,多得二十几人,少的只有十来人。

  县里对各乡、村,自然也看赋税,但服从度却是不可或缺。

  因为省可以管县,但县不定能直接命令到村,兵额就是最好的拿捏方式了。

  “县里八个乡,顶多分两三人给咱们乡,村里得争取咯!”

  “可不是嘛!”村长无奈道:“县里说各乡必须出二十户人,乡里说出前三名才给名额……”

  “那最少得鼓动五户……”

  罗大脑袋觉得自己的脑袋疼了,这是谁想出来的损招,太狠了。

  “简单,村里的寡汉有十好几个,随便给他们娶个媳妇就能凑齐!”

  族长咬着牙道。

  “哪里的钱?”村长无奈道:“娶媳妇可不少钱呢!”

  “想当兵的出一半,族里再出一半,这也是做件好事!”

  罗大脑袋哼哧道:“那么多寡汉,留在村里也是祸害,爬墙的事还少吗?”

  这话倒是不假。

  三大巨头商量之后,决定这兵额必须是要争的,关乎村里的未来。

  谁家没个亲戚子女,光明的前途不争不行。

  罗大脑袋刚回家,就见小曾孙子跑过来:“太爷,俺小爷回来了!”

  “哟,大山呀!”

  望着壮如山的小儿子,罗大脑袋满心欢喜。

  这小儿子就是读书不行参了军,在隔壁县当了乡长,家里可威风了。

  罗大山扶着老爹,轻声道:“爹,我听说县里的安民堂要招学徒了!”

  “啥?”罗大脑袋一愣。

  “就是县医馆,要招学徒,收徒弟呢!”

  “这是啥子意思?不是说人家傲得很,不收徒只家传吗?”

  罗大山解释道:“朝廷要求的呗,必须教够三名学徒,才能回京呢,那些安民堂大夫早就想回去了……”

  安民堂,朝廷设置在各县的便民医馆,救助百姓,诊金和药钱都很低廉,让不少人看得起病。

  但这些人基本是太医院子弟,要么是子女,要么是徒子徒孙,对于他们来说去往各县城就是发配边疆。

  除了京城,都是乡下。

  如今招收学徒,也是皇帝看地方医疗条件太差,多一些大夫,也能救活不少人。

  据统计,普通的一县之地,医馆只有三五家,神婆、道士、和尚才是治病的主流。

  大夫,基本是中产以上的人家服务的。

  “选个机灵的,当个学徒,到时候开个医馆,可就好了,参军读书也不定比这强呢!”

  罗大山说着:“老话说的好,十个抢劫的抵不上一个卖药的,这可是能传家的东西……”

  “这话不假!”罗大脑袋忽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17sb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